联系热线
电动车是当下老百姓最好的实惠便民交通工具,但我们都知道,现在各地都要求严管严查电动车。而小甄也在近日注意到,人民网对电动车的乱象进行了评价,主要从电动车的火灾事故等方面进行分析。下面小甄就来和广大车主说说这件事,也带来一些防止电动车自燃的办法。
人民网:乱象屡禁不止
据权威部门统计,截至2022年底,我国电动车的保有量就超过了3.5亿辆,而如今到2024年这个数字只会多不会少。而电动车数量的增加,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没有跟上,这才导致了许多事故的发生,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电动车自燃事故。
人民网给出了一组数据,2023年我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.1万起,比2022年同比增加17.4%。其实,细心的网友应该也注意到了,近两年电动车起火的新闻经常可以看到,要么是电动车在电梯着火,要么是在室内着火。所以,不少小区内都贴着标语和通知,要求业主不要推车或携带电池入户,但结果是收效甚微。
与此同时,还有一类现象也尤为明显,人民网记者也实地走访了广州、南京、济南等地,发现非常多拉线、飞线充电的现象,并且无人管理。要知道,这种行为在平时看着没什么大问题,但要是发生意外那就不是小事,后悔都来不及。
根本上防患于未“燃”
有些车主,即便不贴“禁入电梯”的标语,也不会推车入户,有些车主,即便宣传铺天盖地,依旧我行我素,只要不采取强硬措施就会肆无忌惮,只有出事儿了才知道悔改。这就是现在电动车使用最大的一个乱象。
当然了,出现这些乱象也并不全是车主们的错,相关部门也要从自身查起,就像人民网这样写道:“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,充电桩供不应求矛盾日益凸显”。比如记者调查显示,有小区居民超1500人,充电口只有100个,下班晚就没有充电的地方。也有小区有200多辆电动车,但小区内居然没有充电桩,车主们只能到门外充或者拉线充。
所以,解决陈年旧疾还要剜肉刮骨,从根源上进行解决,也就是小区内要配备好足够的充电设施,让电动车有正规地方充电。基础设施完善了,车主们要是还违规充电,那就是人的原因。
正确充电,远离火灾
有些人知道,近几年锂电池比较流行,而这种电池本身是存在起火的可能的。所以,打铁还需自身硬,如果你骑的是锂电车,那还是要注意避免错误充电方式,将起火概率降到最低。
首先,小甄不建议长时间充电不拔,即便现在宣称自动断电,那最好是充一夜就拔下来,防止过充过热导致起火。其次,不建议混用充电器,防止因为不匹配导致的电压过大,从而引起损坏。最后,原车是铅酸电池的,不建议更换锂电池,因为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同,即便维修师傅说可以,也尽量不要这样做。
另外还有要注意的一点,换锂电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,哪怕品牌小一点都没有关系,千万别选便宜的杂牌货,很容易起火的,事故中大部分都是这种杂牌电池。
总结
电动车充电乱象,一方面是有部分车主不够自觉,把生命当作儿戏,另一方面则是物业等部门的不作为,充电设施不完善让车主不得不铤而走险。当然,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电池的监管力度,将杂牌劣质电池杜绝,推进便宜的换电,让外卖群体也更加安全。